在2014年5月24日召开的首届广东应急(反恐)技术创新与成果产业化峰会上,多位专家呼吁提高全民自救呼救能力。
作为亲身参与了多起重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的专家,国务院参事、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副主任、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闪淳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, 发展应急产业同时也要提高全民自救互救能力,比如高层建筑的居民,家里是否备有应急救援包和逃生绳索等储备?要提高老百姓的意识和能力,使得老百姓在灾难发生的时候能够自救互救非常重要,对广大公众来说要学习知识掌握自救互救能力。
广东省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主任纪家琪指出:汶川大地震有两个八,一个是我们死了差不多八万同胞,第二,我们救出了八万多同胞,这八万多同胞里面自救互救占了7.7万人,军队救了1万人,专业队伍救了7000多人,你可以看到,这8万多里面,事实上80%以上还是靠人民群众的自救。
纪主任用“5·12”汶川大地震与日本的“3·11”做对比,他说,两处的地震,发生的时间差不多,都是下午两点多,上班时间,我们是8级,人家是9.0级,我们死亡了差不多7万人,失踪了1.8万人,其中最最恐怖的是我们死了5300多个中小学生,但是日本同样的时间,比我们大一级的震级,才死了1万多人,失踪了3000多人,死了91个学生,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。
纪主任说,广东这几年一个是做宣传手册,包括中英文版。另外,我们一直提倡应急知识“六进”,包括进机关,国家没有提出进机关这个概念。我们每年举行“百人百场”应急知识宣讲活动。组织百名专家进基层,进行组织培训,培训大学生村官,让他们再教当地的群众。我们还组织广东珠海市应急知识文艺宣传队,通过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来宣传应急知识;组织广东省应急管理电影放映队,在农村放映一些灾难大片,让公众有应急的意识。我们接着还将要在横琴岛建具有国际水平的应急模拟避险体育馆。
在应急处置方面,纪主任提出了每个公民都是第一响应人的理念。他说,我们学习了德国第一响应人制度,号召每个人都是救援队员,每个人、每个公众都是第一响应人,就近就地管理。(通讯员/申阳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