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州中国科学院应急技术实验室主任俞祚福教授发表演讲
公交车是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。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,城市公交车保有量大幅增加,伴随而来的各类安全事故也在不断增加,火灾事故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种。在2014年5月24日首届广东应急(反恐)技术创新与成果产业化峰会上,广州中国科学院应急技术实验室主任、广东省应急产业协会理事、专家俞祚福教授告诉我们,广东省公交的营运车辆已经超过了100万辆。公交车一旦发生火灾或者突发事件的时候,最容易造成群死群伤,对人员的伤害极大。
广州中国科学院工业技术研究院一直从事应用关键技术研发,也是国家成果转化基地,目前主要有三大板块:先进的制造技术、公共安全技术以及高新技术,是国家的示范转型机构。
在本届峰会上,俞教授作了题为《公共交通车辆自动灭火与应急关键技术》专题演讲。俞教授列举了近年来发生的几起触目惊心的公交安全事故。一起是厦门的公交起火案,死了47人,其中有8名是高考生,30人受伤,只有7人逃生,这是一个刑事案件。另一起是2009年6月5日成都公交车起火,当时车内有108人,严重超载,事故造成27人死亡,74人受伤。最近又发生了一起是2014年5月12日下午宜宾城区南门桥桥梁发生公交车起火事件,这个事件造成了77人受伤,死1人。
俞主任指出,公交车还因为油路、电路等车辆本身的故障也会造成自燃现象,因交通事故每年死亡的人数超过了10万人。交通事故成为了应急救援的一个难点。现在研究了一种自动的灭火系统,要从本质上解决公交车目前依靠手动灭火器的难题。这就是细水雾技术,这是国家科技攻关项目。
据网上报道,细水雾技术是用高压或气流将流过喷嘴的水形成极细的水滴。细水雾灭火系统既能以局部应用形式使用,也能以全淹没形式应用。细水雾灭火系统以冷却、窒息原理灭火,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,对环境无污染,可以降低火灾中的烟气含量及毒性。俞教授说,细水雾除了可以灭公交车上的火,还可以灭油火,这是它的技术创新点方面。除了公交车客舱运用以外,它还应用于列车、船舶、图书馆、档案馆、变电机房等场所。
俞教授介绍说,细水雾技术的应急响应时间是3秒钟,还可以做得更低一点。只要发生突发事件,它可以在10秒内控火和灭火。
(通讯员/申阳)